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写作:我说我家》教案1

写作  我说我家 
【教学构想】 
    这个主题是为了让青少年学会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虽存在着代际差异,但要彼此尊重和宽容,青少年要理解父母,学会体贴父母,能够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八年级学生有十几年的家庭生活的亲身体验,一定留下了很多感人的记忆和故事。我想,让学生们把这些精彩的场景和感人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共享这些生活中的经历,一定能感悟到什么,这些感悟会让学生们终生难忘,因为这事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其教育效果将是深刻的。 
    在上这一课时,学生可以口述家庭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带自己家的照片给大家看,但如果能用数码相机将家庭的环境和感人的场面拍下来与大家共享,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八年级的学生感情丰富,但对父母的辛劳不见得有很深的了解,拍摄的过程也是更深一步地了解家人、与家人增进感情的过程。经了解,有部分孩子家里有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具备活动的条件。学校也有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可为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和摄像的处理提供设备和资源。就可以让学生们学会将拍摄的照片或摄像做成简单的影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大家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教学设计】 
    课前设计若干题目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所得设计教学程序,将家庭生活分为几个层次。在教学中激发思维,先回忆描写亲情的诗句,回忆学过的描写家庭生活的课文,然后自然过渡到叙说家庭中发生的各种平凡的、不平凡的往事,让同学们能用真情实感去开启家庭生活的“仓库”,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得体的态度表述“我”家的故事和对家人的爱。 
    2.从讲述和拍摄的故事中体会家在成长中的作用,探讨家为什么可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将热爱家庭的观念转化为行动。 
    3.学会发现和积累家庭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爱思考、善探究的习惯。 
    4.通过拍摄、编辑、展示自家故事等系列活动,提高信息素养,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5.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好习惯。 
    6.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关心他人,培养热爱亲人的感情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做到具体真切、生动感人,有真情实感。 
    难点: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进行家庭情况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境况。 
    2.学生完成问卷调查表,收集~至两句抒写亲情的古诗句。 
    3.收集家中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照片,弄清物品发生的趣事。 
    4.调查班上有哪些学生家有摄像机,将全班同学分组,保证每组有一台摄像机。 
    5.信息技术准备: 
    ①摄录(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完成)。 
    收集家庭感人故事,用相机或摄像机汜录下来。如对家庭的感觉——家庭的介绍,可以照片为主;“我”在家庭中成长——“我”的成长历程,照片、摄像均可;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我”的教育;天伦之乐——大家庭的温暖;其他感人故事——父母的一天,各种难忘的家庭故事。 
    ②编辑(信息技术课时问,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完成)。 
    将拍摄的照片和摄像剪辑合成,配上音乐、字幕或画外音,制作成主题明确的小影片。 
[教学步骤] 
    多媒体教室里,一阵悠扬的音乐响起,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引人遐想的画面。《我说我家》一课,就在这优美的氛围中开始了。 
    一、品味家庭亲情温暖 
    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首曲子很耳熟?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 
    有学生举起手来:“我知道,这是肯尼基的《回家》。” 
    师:“听这首曲子,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回家的喜悦。”“我想到家人等我回家的情景。”“我有点儿想家。”学生们纷纷回答。 
    师:“看来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我也体会到了。请同学们说一说,当一个人在外的时候,最想念的人是谁?当取得好成绩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最想告诉的人是谁?” 
    多数学生答道,当然是自己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或妹妹等。 
    师:“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一句话来表达家是什么?” 
    有的说家是一棵树,自己是树上的一个果子;有人说家是航空母舰,家是海洋,家是撒娇的地方,家是心灵的归宿,家是避风的港湾……对家的认识从同学们精彩的比喻中可见一斑。 
    (看来,学生们对家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已有所体会。) 
    师:“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再好的地方,都不如自己的家。” 
    “自己的家也许不够豪华富贵,但是很温暖,自己的家永远是最好的。” 
    “自己的家虽穷,但却是最可爱的。” 
    二、感悟亲情我说我家 
    说起家就有一种亲切感,家是心灵的海,亲情是海中的浪花,从古至今.家是人们感觉最温馨的港湾。无论身在何处,首先想到的是家,挂念的是亲人。即使是离异的家庭,或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也有一股别样的亲情。 
    1.由两至三个学生自愿诵读自己搜集到的表达亲情的古诗句。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现在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些是写家庭成员之问的故事的?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朱自清的《背影》表达的是父子情。莫怀戚的《散步》描写的是三代亲情。《金黄的大斗笠》写的是姐弟情。 
    这些文章都很感人,为什么能打动人呢?我们能不能从这些文章所选的素材上得到一些启发?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点拨。) 
    ①所选的事例其实都是常见的生活小事。 
    ②作者善于观察、发现身边小事,从中挖掘深意。 
    2.教师拿出来一张自己的照片,讲述自己感悟最深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用深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温馨怀旧的氛围中) 
    这时,教师播放了苏格兰民歌《可爱的家庭》,在优美舒缓的歌声中,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厢尽量和缓的语调问:“说到家,最先浮现在你们眼前的是什么?你们最爱家的哪一点?” 
    学生的回答中,有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阳台上的花、家里养的小宠物、小而温馨的客厅、拥挤的卧室、漂亮的书架,等等。 
    教师点头赞同:“家实在可爱,有家的感觉真好,刚才浮现在同学们眼前的,除了最喜欢的东西,一一定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吧?能讲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吗?” 
    3.学生拿出收集的家中有特别意义的物品、照片,或是最能体现自家中温暖亲情的小事在班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各说一件自家中最能体现温暖亲情的小事,包括和父母之间,和爷爷奶奶之间,和外公外婆之问,以及和其他亲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体贴、相互谦让等。如,一杯茶、一盆洗脚水、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等等。要求说话时要有条理,简洁明白,每人最多不超过2分钟。然后嘲绕“家”字各取一个文题,看谁取得又快又好。 
    4.用5_7分钟的时间,小组推荐好的文题在班上交流,并请出题人说说自己文题中隐蔽的小故事。要求口齿清楚,语言尽量简洁、流畅。 
    (学生自由点评) 
    教师点拨: 
    同学们向我们讲述了家中的故事,这足以证明他们平时能够关注生活,观察身边的小事,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现自己的家庭面貌。如在反映家庭亲情时,有尊老情,有手足情,也有夫妻深情;在反映家庭矛盾时,有父母、子女之间的观念、见解冲突,也有夫妻间的情感冲突。那么,要把家庭中发生的事情讲述得感人、明白易懂,你们认为需要做到哪几点呢? 
    (教师适当点拨) 
①感情真挚②举例典型③思路清晰④注意细节的描摹 
    5.小组展示并解说了自己拍摄的家庭影片。 
    师:“同学们,家有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候,经历风雨,我们更能体会家的重要和可爱。”“一周以来,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拍摄和制作了自己家庭生活的小影片,下面,就请各小组同学来展示你们拍摄的‘可爱的家’吧!” 
    (几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展示并解说了自己拍摄的家庭影片,赢得了阵阵掌声。虽然他们的拍摄和制作并不怎么专业,甚至还有许多瑕疵,但他们以声像方式与同学们共享了自己可爱的家,情景感人。) 
    三、抒写亲情我爱我家 
    1.师生情感互动。 
    师:“同学们想没想过,家为什么这么可爱?让我们如此留恋?” 
    “因为有爱”、“因为家人互相倾心相爱”、“家庭温馨和睦”。 
    师:“同学们,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家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更加温馨可爱,我们应该怎样爱我们的家?我们怎样才能让爱常驻我们的家呢?” 
    “爱是不吵架”、“爱就是忍耐”、“爱就是付出”、“爱是不嫉妒”、“爱是感谢”、“爱是珍惜时光和年华”…… 
    2.将课前的家庭情况调查结果略作介绍。 
    概括起来有三类: 
    ①撒满温馨  ②充满矛盾  ③埋藏痛楚 
    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从同学们对家的感情和责任感来看,都有一颗热爱亲人和家庭的心。从今天同学们搜集的素材来看,有的是非常平凡的事,甚至是平时认为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小事,但都能充分体现出对亲情的感悟。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关心家庭,还要学会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3.如何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和筛选呢? 
    作文材料的积累和筛选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发现和感悟,即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家是小家,其实,每人对家的理解都不同,小到自家,大到集体,甚至是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大家爱我们的“小家”,更要爱我们的班级、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大家”。 
    4.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①写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中心明确:动笔前先确定中心,在写作中注意始终不偏离这个中心。    - 
    ③详略恰当:详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 
    ④叙事具体。能体现亲情的可贵,有真情实感。 
    ⑤字数为600字左右。 
    (作文写完后,可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也可找出不同层次的作文,让学生现场修改。学生讨论反思,今后应该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教学小故事】 
曲折有致写深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他们比较敏感,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又羞于表达,为了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我让学生回忆完学过的描写家庭生活的课文后,就拿出来一张自己的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深情的话语把学生带人了一个温馨怀旧的氛围中。 
    当我主动讲述自己感悟最深的情感体验时,学生还沉醉其中,此时他们的心扉完全敞开。于是我引导学生拿出收集的家中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照片,或是最能体现自己家中温暖亲情的小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家的感人故事——有父母无私关心自己的;有与家人闹别扭又和好的;有个学生满怀感激地回忆了自己那年被人拐走,父母含辛茹苦地找了好几年的感人故事,话语中处处流露出她对父母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堂课给我很多启示:我们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思维活跃,发展个性。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师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我说我家》教学实录及点评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