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3

课 题
革命烈士诗二首
课时
1
授课日期
2006-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歌
2.感受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能说出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感受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难点
能说出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
投影仪
预习要求
1、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诵读这两首诗,尝试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探讨这两首诗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教师活动内容与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旁注
一、    情趣导入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在与敌人作斗争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的同时,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诗,先看第一首《把牢底坐穿》(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三、提出朗读要求,开展朗诵比赛
四、再次诵读《把牢底坐穿》,完成练习
⒈他们为什么“愿把牢底坐穿”?
明确: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⒉“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讨论后明确: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⒊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读出革命志士的壮志豪情。
五.诵读《花》,完成练习
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的生命无限热爱的感情。
 
 
 
 
 
 
 
 
学生交流
选出小组最佳选手
 
学生思考后回答
 
 
 
 
 
 
 
大声朗读,读出激情
 
 
 
学生合作交流回答
 
 
 
 
 
 
 
 
 
要突出朗读的地位
 
 
 
教师可适当点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活动内容与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旁注
 
⒉“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揣摩后明确: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灭,但革命的意志是毁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3.“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交流后明确: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决心。
六.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七、小结布置作业
 
 
 
 
 
 
 
 
 
阅读比较,说出理由即可
 
 

 

 

 

主备人:郭顶标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导学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愿把牢底坐穿》教案1
  《革命烈士诗二首》ppt课件2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4
  《革命烈士诗二首》ppt课件1
  革命烈士诗二首《花》mp3音频朗读
  何敬平《把牢底坐穿》rm音频朗读
  苏教版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2
  《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