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 
  大家一定早已熟悉“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枭将东徙”这个故事,(出示题目并释题),“枭”搬家是因为什么呢? | 
  七嘴八舌猜测“枭”搬家的原因。 | 
  1、明确“徙”与“迁”为同义,增强记忆。 2、设置悬念,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 
|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大意。读课文的要求:(1)借助工具书,查阅音意,并做好笔记。准备交流. (2)在原文中标记停顿符号。 2、分角色读课文 3、复述故事  | 
  枭:xiāo恶:wù更:geng 徙::迁移. 恶:厌恶,讨厌. 更:改变. 犹:还 以:因为  | 
  养成借助工具书学习的习惯. 朗读文言文要注意句读,这有助于准确理解内容.  | 
| 
  再读课文 品读讨论  | 
  用现代汉语分角色朗读。 1、枭将东徙”的原因是什? 2、鸠对枭的迁移持什么态? 3、鸠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4、想一想: 你认为枭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枭改变它的处境吗?  | 
  1、用现代汉语分角色朗读。 2、交流探讨: 枭因为被人厌恶,想改变现状而搬家。 鸠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客观原因做理由是不可取的,应该从主观上寻找不足,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而不要回避,改变自己的不足才能改变他人的看法。  | 
  1、实词解释落实情况反馈。并巩固课文内容。 2、发掘寓意。 3、开发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出下文。 多加蓬度看待事物是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不足,还应该看到优秀之处。比如枭其实也是有优点的:有自知之明。  | 
| 
  温故知新 比较阅读  | 
  回忆《周处》,通过人物描写比较两篇课文的主人公的思想态度的异同点。 (出示《周处》原文)  | 
  同:两人都有错误表现。 异:周处敢于面对并改正缺点,而成为忠臣。枭却采取逃避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描写:《周处》——心理、语言(间接)描写可以请学生改为直接描写。 本文:语言描写  | 
  1、温故知新。 2、雪会抓住人物描写等关键语句进行比较阅读。 2、通过正反对比的两例子,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 
| 
  读读背背 口语表达  | 
  1、用1-2分钟时间背诵本文,分角色背诵。 2、联系自己谈一谈学习后的感想或收获。  | 
  1、自己找伙伴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背诵。 2、反省自身,谈谈自己对待错误的态度。  | 
  1、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2、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 
  课后作业 增强能力  | 
  整理重要的实词解释 自选题: 1。阅读《攘鸡》,与本文相比,在寓意上有何异同? 2。本文音符你哪些联想?有何启迪? 请联系实际,各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 
  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业 | 
  多向性练习的设计目的是增加阅读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