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
《丑石》 |
作课教师 |
缐德纲 | ||||
|
教学目 的 |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寄意,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三步法 思想目标: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 ||||||
|
重 点 |
1、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2、掌握阅读三步法 |
难 点 |
美与丑的辨证关系 | ||||
|
教学 方法 |
速读、跳读、精读 |
课 型 |
新授 | ||||
|
教 学 过 程 | |||||||
|
课前训练 |
朗诵组诗《秋天的诗》 | ||||||
|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课堂小结 |
人们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或许都会有一时一地的感受,美好的事物常被作家所赞美,而贾平凹偏偏写了一篇《丑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篇文章。 1、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出生~,代表作有《满月儿》《腊月·正月》《废都》等。 2、速读:每分钟500字。 读后简要复述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3、就学生复述中讲到丑与美的内容,请同学们跳读: 第13节为什么说丑石丑到极处,又怎么说它美到极处呢? 由丑到美,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板书) 4、精读探究: A学生朗读13-15节,分析奶奶和我为什么脸红了?误解丑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板书) B有过丑石相似的经历吗?你是否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块被人嫌弃的丑石? C由丑石的命运,作者感悟到了丑石的伟大,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你感悟到了什么?给散文换个结尾。 学生补写结尾 交流结尾 以罗丹的名言作结 阅读三步法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