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丑石》教案1

《丑石》教案


                                           杨宋中学         缐德纲
 
课题
《丑石》
作课教师
缐德纲
教学目 的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寄意,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三步法
思想目标: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1、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2、掌握阅读三步法


  美与丑的辨证关系
教学
方法
速读、跳读、精读


新授
教    学    过    程
课前训练
朗诵组诗《秋天的诗》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课堂小结
人们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或许都会有一时一地的感受,美好的事物常被作家所赞美,而贾平凹偏偏写了一篇《丑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篇文章。
 
1、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出生~,代表作有《满月儿》《腊月·正月》《废都》等。
2、速读:每分钟500字。
   读后简要复述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3、就学生复述中讲到丑与美的内容,请同学们跳读:
   第13节为什么说丑石丑到极处,又怎么说它美到极处呢?
   由丑到美,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板书)
4、精读探究:
   A学生朗读13-15节,分析奶奶和我为什么脸红了?误解丑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板书)
   B有过丑石相似的经历吗?你是否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块被人嫌弃的丑石?
   C由丑石的命运,作者感悟到了丑石的伟大,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你感悟到了什么?给散文换个结尾。
   学生补写结尾
   交流结尾
   以罗丹的名言作结
 
阅读三步法
 
 
 
 
 
 
 
 

 
 
 
附补写结尾:             
 “丑石”告诉我:
●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不要只看到外在的东西、表面的现象,而是应该深入下去,发觉其内在的美。
●有时我们不必太在意一时一地他人的误解与讥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生活哲理:大美不言,自在自为。
●人们啊,为什么总是在没有发现一件渺小的事物的伟大前,总是那么的鄙视他,甚至厌恶他呢?可见认识美的路程有多么漫长,又有多么曲折?
●丑石的命运何尝不是人的命运?一个真正有大智大才的人,也许仅仅由于外在的所谓丑便遭埋没,遭排挤。伯乐何在?难道没有伯乐发现,这个人便要永远默默无闻吗?悲哉!
●丑石啊,你的伟大就在于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今天已不是昨天------
●人们啊,那些仍为辉煌的过去津津乐道的人们,你该脸红。
●丑石啊,曾经补过天的神石,你枉入红尘若许年,虽遭人弃厌,却依然心静如水。人们啊,难道不该这样吗?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贾平凹《丑石》ppt课件3
  贾平凹《丑石》mp3音频朗读
  贾平凹《丑石》教案3
  《丑石》教学设计2
  贾平凹《丑石》ppt课件2
  《丑石》ppt课件1
  贾平凹《丑石》说课稿
  《丑石》读后感
  贾平凹《丑石》阅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