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作文指导——《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教案1

   作文指导——《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加强用语言展现内心的表达能力。
教学要点: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授课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吗?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人在外貌,服饰上的区别了。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关键,不在于文字表现的技巧如何,而要在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有发现生活的眼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表达交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二、讲授新课1如何理解人物的个性?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2过渡:我们扬起记忆的风帆,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作品,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名家笔下哪些人物最有个性?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归纳:这些人物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运用学过的知识比较与归纳材料一、二中生动的人物描写体现在哪些方面?(给学生发相关材料并按材料讨论)
归纳:对动作、神情(肖像)、心理的描写;写细节等。
(1) 肖像描写
a, 什么叫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是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肖像描写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b,描写人物肖像有哪些方法?具体怎样描绘?
  工笔细描:看材料《复活》片断讨论。
  对比描写:鲁迅《祝福》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人物地外貌特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从而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突出了主题,这就是作者笔下凸显人性的闪光点。
   速写勾勒:速写,即“用简括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面貌与生活场景”。(让学生看材料概括,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 语言描写
语言反映人物的个性,什么人说什么话,“言如其人”
a 、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应该紧扣人物的哪些方面?
(身份、年龄、工作、性别和性格等。)
b、像刚才所说的一样,世界上没有一摸一样的人,而事实上就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树叶一样,谁能就以上因素来举些例子呢?
设想一下:假如你生病了,你身边的人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关心你?譬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等。
(学生展开畅叙所谈,言之有理即可。)
归纳:以上因素在人物语言表达中是综合体现的,所以在写作时必须周密思考,使人物语言体现的人物性格更丰富,更有立体感。
(3) 行动描写
矛盾先生曾说:“人物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当注意描写最能揭示人物本身的独特性格的,最合乎人物地位,身份的动作,从而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行动描写要注意哪些方面?
A、选择具有代表性,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来写。如《守财奴》中的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B、要善于选择具有表现力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准确传神地描写出来。
(4) 侧面描写
写作不仅可以从正面对人物加以刻画,也可以通过周围各种不同人物的眼看,嘴讲等方式,从侧面起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的作用。(请学生欣赏片段《茶花女》,《红楼梦》,教师归纳。)
归纳:这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王熙凤的肖像写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展露无余。
三、扩展延伸
请学生观察油画《父亲》,并结合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说说其人物的个性。
(学生自圆其说,突出人物的个性即可。)
四、课外作业
    认真观察你周围的某一个人,捕捉其人物的特征,展现人物的个性来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提示:要选取恰当的事例,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人物在某个方面的性格特征,要突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从肖像,行动,语言等描写凸显人物个性,而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善于表现人物的个性,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希望大家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独到,新颖之佳作。
六、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后记
本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教与学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目标的泛化,训练的芜杂,一度为人诟病,新课标的推出并未真正意义上解决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本课我拟从作文教学人性化设计出发,发掘作文本质,提升作文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本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找回原来就存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以写作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实际上在全面推行教改的今天,考察当前常态下的作文课,较之于阅读教学,似乎改观不大。作文教学有纲无“本”,目标泛化,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体“决策”。概而言之,多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统得过多、过宽、过死: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的自由;作文指导“一窝蜂”功利性很强,教师喜好“引路”,强调作文套路,期冀作文捷径;批改作文“一支笔”,以教师自身阅历和好恶来代替学生的阅历和好恶,以教师的一孔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以致作文课严重地脱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甚至让学生做“无米之炊”,“无病呻吟”。只好见文不见人,假话、空话、套话,甚至于抄袭泛滥成灾。事实上,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局囿,哪有厚实的创作“土壤”,一些值得关注的写作主体的“意识流”往往遭到排斥。
我力求学生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我有个温馨提示:要写其本人具有为人所瞩目的人性光辉——容易出彩;多读,多积累,多运用是前提。情字当先。这类文章这所以动人除材料的丰富和新鲜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情动人。写作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方向,避免无序写作、空耗精力。但是任何写作的成功必须建立在艰苦训练的基础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作文指导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在只有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油画,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我让学生自己感悟,通过点拨,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很好。
   在这堂课上,我给学生范读的材料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这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
    古人云:“世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作文如此,教师命题也如此,应紧跟时代步伐,略有超前意识,洞察人间世相,关注社会进步,做到胸中有乾坤,笔底有波澜,才会时时有新题、妙题命出。对世事人情 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是命不出新颖的题目,因而也是无法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来的。教师脱离生活地命题,学生没话找话地作文,讲评则是年复一年地言作法、言技巧。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