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伐檀》教案1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壹、学练目标
一、情感目标
1、了解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体会他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之情。
2、珍惜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树立自食其力的劳动观点。
3、热爱祖国灿烂的优秀文化。
二、认知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诗经》的一般知识。
3、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
4、理解“赋”的重章叠唱、一咏三叹作用。
三、技能目标
1、掌握结合语境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的技能。
2、掌握通过重要词语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技巧。
3、粗知阅读同类诗歌的方法。
贰、学练方法选择:拾珠引线法(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叁、重点难点
1、“河水清且涟(直、沦)兮”句的表达作用。
2、“伐檀(辐、轮)”、“干(侧、    )”、“廛(亿、囷)”、“貆(特、鹑)”、“餐(食、飧)”等词语变化的使用意义。
3、“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的讽刺意味和批判力量。
肆、课时安排:一节课时
伍、教学步骤及方法
1、检查预习
①课文出处及其有关常识(课本p51注解①,p52注解②;提示看p84—85页内容,补充《诗经》“六义”)
②课文朗读(提示看p93—94页,指导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
2、提示思考:朗读的节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①按照语法结构来分析;②按照内容表达来确定。——目的是过渡到对课文的分析理解)
3、解读第一阕:
劳动过程——①伐檀;②置;
休息过渡——①涟猗
揭露讽刺——①胡取、廛;②胡瞻、县貆;③彼、餐。
4、指导朗读,要求结合思想内容的理解表现出第一阕的诗句感情色彩。
5、解读第二阕、第三阕:(基本上同步骤3、4)
6、分析三阕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咏三叹的递进性,完成板书:
伐檀干涟廛貆餐
伐辐侧直亿特食递进
伐轮沦囷鹑飧
    工序   位移换景兴  量变质变形变
        (心理变化)
7、讨论“河水清且猗”在章句中的作用
(兴,既是即景,又是心灵冲击的折射,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8、总结:①播放《宋词三百首》多媒体光碟中“《卜算子》(苏轼)”示范体会,进一步指导诵读;②背诵(A、看板书,抓关键词背诵;B、凭理解与记忆背诵)
9、作业:
①有关的“思考和练习”题;
②课本p94—95页练习;
③预习《硕鼠》(A、朗读节奏;B、主要内容;C、写作技巧;D、文言词句)

〖板书〗

                        伐檀(《诗经》)

伐檀干涟廛貆餐
  (递进)
伐辐侧直亿特食
  
伐轮沦囷鹑飧

    工序   位移换景兴  量变质变形变
        (心理变化)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伐檀》赏析
  《诗经》两首《伐檀》《硕鼠》ppt课件1
  《伐檀》教案2
  诗经(伐檀硕鼠)ppt课件
  《伐檀》原文和译文
  《诗经》四首(关雎,静女,采薇,无衣,伐檀,硕鼠)ppt课件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