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教案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

一、活动目的

1.对寓言的内涵进行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从寓言故事中吸取营养,悟出一定的道理,知道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应对能力。

二、活动程序

1.活动准备

①仔细阅读《愚公移山》,体会文意。

②理清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

③联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体会寓言的寓意。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对愚公移山的看法,持不同观点的可展开辩论。

3.活动延伸: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愚公”。

小组成员可就“愚公”精神在生活中的表现展开探讨,以使活动走向深入.

三、注意事项

1.观点要明确,谈话要有理有据,不要空谈。

2.注意运用体态语,要善于运用表情眼神等无声语言。

3.要学会倾听,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但争论时要尊重他人,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四、口语交际范例

学生甲:我认为愚公不愚,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他有远大的抱负,有奉献的精神,为了造福万代,不惜去移山,耗费自己的“残年余力”。②愚公最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他知道人力是无穷无尽的,而是不会加增的.我这是我方观点。

学生乙:我认为愚公的做法有“愚”的一方面。你说,他非要移山,移山多麻烦,如果挖一个隧道,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学生丙:我们也认为愚公有点愚,具体表现有三:①愚公那么大岁数,还去挖山,自己受累不算,还连及子孙。②愚公移山不如搬家,移山多麻烦,挖隧道挺费事,搬家多好。③愚公移山,破坏了环境,真不是好事.所以我方观点认为愚公确实有些“愚”.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有特色,但我提醒大家一句,《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寓言都要寓义一定的道理,我们从愚公的身上可以学到点什么吗?

甲:愚公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干什么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成功不了的。

乙:我同意刚才同学的发言.学习上也很需要这种“愚”的精神,科研上也如此,爱迪生如果没有认准目标坚持努力的精神,就不会有电灯的诞生。

丙:我们的学习最需要这种精神,见到困难,迎难而上,不投机,不取巧,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教案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话说“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