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表格式教案

和寨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第二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授课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情感目标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计划课时
1课时
课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
补充与修改
教学教程:
教学要点:
1、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一、导入新课。
认知阅读
二、 题目解说
“中国山水游记”是指中国山水游记散文,“感性”是指敏锐的感官经验。本文文题就是谈中国山水游记散文在“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方面的情况。
三、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任叹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同意,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很多读者知道他,是因为他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解决生字词。
骇   冉冉   倏然  鬼魅  新颖   敏锐  海市蜃楼   悚然  俯瞰  炫耀   逊色   瑰丽   简陋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说了哪些观点?
(2)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说了“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游记要有动感,游记要有悬念、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每况愈下等观点。
最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五、理解课文主旨。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
六、 写作特色。
1、选取典型来表达观点。
2、文字隽永,语言优美。
七、总结全文。
拓展阅读
八、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作者拘泥于字句,不足以证明其观点;有人则认为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令人信服,你认为呢?请具体谈谈。
板书: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余光中
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ppt课件3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ppt课件2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学案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4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2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ppt课件1
  北师大版《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