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案1

●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疏通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最后,让学生分析、概括本文的结构层次,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明确。 
第二课时,主要是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后练习题来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巩固、把握。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蓼溆、麈、操攮、掂掇、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操攮、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 
2.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二)过程与方法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激发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分析讨论法。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课件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投影显示: 
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视频片段) 
同学们:通过幻灯片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二、问题探究(板书) 
1.本文的结构该如何划分? 
把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给学生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疏通字词,快速浏览课文,为课文划分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先让两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A组认为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B组认为本文分三部分: 
教师提示、明确: 
虽然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但它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也有开端、高潮和结尾。所以B组的课文结构的划分,更为合理。 
2.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3.体会下面句子中黑体词语的表达作用。(板书)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由想可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4.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5.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著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的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著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三、活动建议 
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请将你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介绍给同学们。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课件(21页)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课件1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1
  《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指导
  《刘姥姥进大观园》读后感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