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白马篇》教案1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先写少年的装束,再写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板书:装束、外在美。 
  后半部分先写参战之快,再写作战之勇,然后揭示其内心美。板书:征战、内心美。 
  (解说:先概括,为下一步的具体品味打下基础。) 
  2.具体品味,把握重点难点 
  前半部分赏析分四步: 
  ①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看似写马,实则写人。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仅此一句,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③重点赏析:“宿昔秉良弓……勇剽若豹螭”八句。 
  A.内容概括: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B.表达作用:此八句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又为后半部分写“游侠儿”“捐躯赴国难”的英勇行为作好了铺垫。 
  C.艺术手法及其作用——铺陈。 
  ④重点句吕味: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写少年英雄身手比“猴猿”还要“狡捷”,气势像“豹螭”那样“勇剽”。 
  后半部分赏析: 
  ①“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②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 
  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 
  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四、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①默写《迢迢牵牛星》和《饮酒》;②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设计者:周珊  胡作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白马篇》ppt课件4
  《白马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马篇》表格式教案2
  《白马篇》ppt课件3
  《白马篇》pptx课件2
  曹植《白马篇》原文和译文
  《白马篇》ppt课件1
  《白马篇》mp3课文音频朗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