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兴贤》教案3

兴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会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掌握本文结构和论证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兴贤”在现实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本文论证方法和结构在写作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1085年,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全被废除。虽然新法被废除了,但王安石的变法,仍旧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贤》。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论述了任贤使能、任用贤才的重要性。

【内容解析】

1、 文章分为两段,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讲为什么要“兴贤”,也即“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怎样“兴贤”,也即“兴贤”的做法(教师补充,这是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有:A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六国论》B.论点 ———论证 ———结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 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反之则亡(反)。举例(事实)论证——列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

3、 君王要怎么做才能“兴贤”?

明确:①“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要求广泛咨询众人的意见。②“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要求广开言路,让人们敢于说话。③“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要求疏远小人。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要求不墨守成规。⑤“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要求不要对人才求全责备。

4、 本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表达灵活,或用对举,如“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或用排比,如“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兴贤》作业练习
  《兴贤》学案
  《兴贤》ppt课件4
  《兴贤》教案2
  《兴贤》ppt课件3
  《兴贤》ppt课件2
  《兴贤》ppt课件1
  《兴贤》原文和译文
  《兴贤》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