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案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一系列正义理念的内涵,准确理解苏格拉底提出的观点。

2、体会高超的劝说艺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苏格拉底层层铺垫、步步设问的提问技巧,提升辩论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苏格拉底具有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学习其精神,培养正义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苏格拉底在文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小问题,梳理其内在联系,通过模拟辩论,了解苏格拉底的提问、劝说等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当你身陷囹圄时,是会选择相信正义的审判,还是选择想方设法的逃脱。如果“生”与“义”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你又会如何选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如何抉择的。

2、写作背景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并买通了狱卒,制订了越狱计划,但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抛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层层铺垫,步步设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课文记载的就是这次谈话的过程。

3、作者介绍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逃跑的建议,饮毒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同。

二、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柏拉图对话录.格黎东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太庆译。略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文中苏格拉底循循善诱,步 步说服格黎东赞同自己的观点:人应当坚持正义。

三、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在死亡面前要不要坚持正义。  

第二部分:苏格拉底以身体被毁类比正义被毁,形象地说明了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苏格拉底引导格黎东得出结论——坚持正义,绝不越狱。

四、全文分析

1、文章由苏格拉底向好友格黎东表明立场入手,以明确自己的认识做结,行文层层深入,深入浅出。请用心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站在全文的角度梳理苏格拉底是怎样劝说格黎东的:

(1)表明立场:听从道理,尊重道理。

(2)告知好友:追求正义、美、好,听从道义、真理。

(3)引导好友:要活得好,活得体面、正派。

(4)启示好友:不能做不正当的事。

2.“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不是应当照你说的那样做”分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首先提出了是否合乎正道这一话题,然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

②为后文进一步阐明自己不听从格黎东等人劝说的理由做好铺垫。

3、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核心问题: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结论:越狱逃跑的行为是不正当的,苏格拉底宁可被处死,也不能做违背正义的事情。

4.“众人的考虑”与“我”有何不同?

明确   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可以轻易地置人于死地,也可以随随便便使人复活,只要办得到就干,并不根据道理。而对于“我”来说,要慎重考虑行事是否正当,而判断的依据和标准仍然是要遵循道理和原则。

五、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苏格拉底入狱之后,他的朋友格黎东来到监狱,劝苏格拉底越狱逃跑的事情。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不断提问,层层递进,将格黎东带入自己的逻辑轨道,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体现了苏格拉底愿意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八、课外作业

1、对比阅读周国平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文,全方位体会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设计5
  《人应当坚持正义》预习学案
  《人应当坚持正义》ppt课件2
  《人应当坚持正义》ppt课件1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案3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设计2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案1
  《人应当坚持正义》练习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